父母不能打着“为你好”的名义绑架孩子的未来

近日,“妈妈偷走录取通知书阻挠女儿入学”这一事件引发网友热议。昨日,话题#妈妈偷走录取通知书阻挠女儿入学#登上热搜。8月23日,九派新闻记者联系到了当事人佳佳(化名),其称,妈妈现在已经同意她去中戏上学了。“她让我把选择权交给菩萨,第一卦出来我可以去北京!她又算了第二卦,我还是可以去北京。”

看了新闻报道,有一种深深的窒息感。值得注意的是,新闻中当事人父亲的存在感太弱,理论上,在孩子上大学这么重要的事情上,不可能只有母亲的身影而父亲缺席,但新闻中只提到了一句“佳佳的爸爸也一直劝佳佳去复读”,而对于自己妻子如此疯狂的举动却并未表态,令人疑惑。

这位母亲如此偏执,善意揣测她是因为把女儿从小养到大,在孩子身上付出了太多心血,如今长大了不听话,就想离开自己身旁,难免会有一种深沉的失落感和孤独感。但无论出于什么情况,为人父母者都要明白:孩子的人生,不是父母来掌控,需要其自己来做主。


(相关资料图)

干预孩子的成长其实并不稀奇,只不过多数父母不会这么极端罢了。由于身心发育需要时间,孩子在成长过程中始终处于被父母支配的状态,哪怕孩子慢慢长大了,不少父母依然会打着“为你好”的名义,习惯性地干预孩子的成长。也正因此出现了所谓的青春叛逆期,但事实上,很多时候不是孩子在青春期变得叛逆,而是父母没有学会放手。

每个大人都曾是小孩,但多数大人都忘了。父母粗暴干预孩子的成长,除了让亲子关系变得非常紧张,同时也会让亲情变得扭曲。就像新闻中的这位母亲,先是偷走女儿的录取通知书、身份证、户口本等证件,千方百计阻挠女儿入学,还说什么“还她从小养到大的所有钱”“天天来北京闹,来中戏闹”,之后可能又在多方压力之下“算了两卦又同意”,将一件本来皆大欢喜的事闹得沸沸扬扬,比儿戏还荒诞,不可理喻。

每个家长都需要接受一些理性观念,明白孩子是独立的个体,而不是实现自己意愿的工具,明白孩子“不听话”可能不是在违背自己的意志,而是长大了的信号。就像诗人纪伯伦所说的,“你们的孩子都不是你们的孩子,那是生命为自己所渴望的儿女。他们是借你们而来,却不是从你们而来;他们虽与你们同在,却不属于你们……”也正如胡适写给孩子的日记:“我只是碰巧成为了你的父亲,你只是碰巧成为了我的女儿和儿子,我并不是你的前传,你也不是我的续篇。你是独立的个体……”

其实,新闻中的母亲应该感到高兴,自己抚养的孩子真的长大了,她有自己喜欢的专业和城市,有自己的理想和志向,并有大胆追求的勇气和执行力,这样的“不听话”难道不该鼓励吗?要知道父母子女一场,就是一个看着孩子的背影渐行渐远的过程啊。

昆明日报评论员

责编:李冬雨

编审:符亚丽

终审:周健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