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料图)
近日,普京签署法律,将预备役年龄上限升至55岁,允许俄军方与52岁以下外国公民签合同。在战争开始的时候,我们就猜测过普京对整个战争的战略规划,一共是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奇袭阶段,用猛烈的突然行动基本摧毁乌军的战略进攻能力,夺取战略主动权。第二阶段是相持拉锯,一面在稳固战线上消耗乌克兰的有生力量、一面利用纵深轰炸不断破坏乌克兰的军事工业甚至民生工业基础,让乌克兰变成美西方的出血点。以最有利的布局和交换比耗尽整个北约的政治和军事潜力。而在另一方面,借助战争对民意的催化在国内清除亲西方势力、凝聚战争共识,也借助战争启动和催化自身国防工业体系的全面激活。第三阶段,则是找借口、找机会将“特别军事行动”的性质升级为卫国战争,在乌军筋疲力竭时候发动第二轮动员,想办法取得战略性、决定性的大胜,逼迫乌克兰泽连斯基政府崩溃垮台,以最优的条件和新政府签订停战协议。最终其实是要将乌克兰东部直接并入俄罗斯,而要将其剩余部分重新纳入俄联邦。战争肯定会升级到“乌克兰在战场上已经没有办法支撑,只能对俄本土发动远程攻击”这个剧情,只要这类剧情发生足够多次,第二次动员就可以完成。乌克兰只会在接连丢掉重要城市、难以抵挡俄军前进这种刀架在脖子上的前提下才会谈判。也只有这种谈判对俄罗斯是真正有意义的。如果已经耗尽精力的乌军在俄罗斯稳扎稳打的主动进攻中喘不过气来、出现整段战线的崩溃,泽连斯基政府是很难撑下去了。算节奏,现在预备动员是个恰到好处的时间点。现在到明年一二月份期间,俄罗斯可能会刺激乌军发起很多炸大桥、偷袭莫斯科这类“士气大振”的行动,来进一步的调动民意,促使俄罗斯人抛弃“不把乌克兰灭亡就能结束战争”的犹豫和保守。说不得连红场也可以借“乌克兰无人机”炸一炸。知道你输不起,所以故意背转身去给你机会用暗器,不妨再“受点伤”。这样再超越比赛规则出手致命就可以被认定为“迫于无奈”。可惜,就算这是摆在台面上的阳谋,乌克兰也没有避开的可能。因为这暗器是不可能憋住不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