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能源汽车大好形势下,小鹏汽车到底怎么了?
被小鹏寄予厚望的“翻身之作”G6上市。当小鹏公布完G6的五个版本以及20.99万元-27.69万的售价区间后,现场一片欢呼声,清晰的版本定位与合理的售价或许会让G6带领小鹏走出至暗时刻。
G6的研发历时五年,采用了XNGP全场景智能辅助驾驶,基于BEV + Transformer 的技术架构,拥有包括激光雷达在内的31个高性能智驾传感器、总算力高达508TOPS的双Orin-X芯片。业内专家表示,XNGP代表了行业内高阶智能辅助驾驶能力。
(资料图片)
同时,G6也是应用小鹏研发投入超百亿的SEPA2.0扶摇技术架构的首款战略产品。800V Sic碳化硅高压平台、前后一体式铝压铸和CI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均属行业领先科技。从性价比来看,小鹏G60可以叫板霸主特斯拉Model Y。
就在小鹏G6迎来一片欢呼声时,我们不要忘了,小鹏还处在低谷期,其一季度甚至迎来了至暗时刻。
小鹏汽车发布其2023年第一季度财报,总收入为40.3亿元,较2022年同期下降45.9%,其中汽车销售收入35.1亿元,较2022年同期下降49.85,几乎腰斩。
一季度的毛利仅剩7000万,毛利率仅有1.7%,其中汽车销售毛利率为负2.5%,可以说是卖一辆亏一辆,赔本赚吆喝;一季度总亏损23.4亿元,较2022年同期增长37.4%。
二级市场对于小鹏的糟糕业绩也迅速做出反应,小鹏美股也连日大跌。
业内人士称这是小鹏美股上市以来最差的一次财报。
基于营收持续收紧,亏损不断扩大的形势,小鹏对第二季度业绩给出了更为保守的预期,称二季度交付量将达到2.1万至2.2万辆,同比减少约36.1%-39.0%,低于市场预期的2.78万辆;第二季度预计营收45-47亿元,同比也将减少约36.8-39.5%。
令人诧异的是,同样身为造车新势力第一阵营的理想和蔚来在一季度却交出了满意的答卷,与小鹏的业绩相比,可谓冰火两重天。理想汽车共计交付5.26万辆,同比增长65.8%,为单季最佳交付成绩;被传流动性危机的蔚来也在一季度交付了31041辆新车,同比增长20.5%。
另外,一季度上游原材料价格尤其是碳酸锂的价格出现大幅下跌,让新能源车企迎来了难得的降本窗口期,属实质性利好。但目前看来,原材料价格回落并未对小鹏盈利修复带来明显效果。
在新能源汽车大好形势下,小鹏汽车到底怎么了?
01.小鹏G9走麦城
去年9月21日晚上,小鹏在广州发布了自己的第四款新车型小鹏G9,售价区间为30.99万元-46.99万元。
小鹏汽车创始人何小鹏对G9寄予了厚望,在发布仪式上,他给这款新车添加了一些定语:保时捷是燃油时代的标杆,小鹏G9是这个时代的标杆,也是智能汽车迈向无人驾驶汽车前的最后一代。G9是50万以内最好的SUV,将在2023年实现月销过万辆,超越奥迪Q5。
目标瞄准了奥迪、保时捷等豪华品牌,这是何小鹏自造车以来首次在公开场合发表这样的言论,他说的这些定语、形容词以及雄心壮志与G9后面的遭遇形成了强烈反差。
在G9上市的当晚,就被用户吐槽车型配置混乱、配置搭配不合理等等。市场反应强烈,原先预订的用户大量退单,同时小鹏汽车在美股和港股双双大跌,跌幅超过10%。
当时业内人士表示,小鹏G9最大的问题依然是定位不准确,价格虚高,发布会上展示的最令用户心动的配置和功能都不是汽车的标配,而是需要加钱的选配。
尽管小鹏紧急做出回应,修改了G9的车型命名,以Plus/Pro/Max来划分不同版本,并且将此前需要选配的配置标配到不同版本的车型上,相当于变相降价,但依旧无济于事。
而后G9在第一个完整交付的2022年10月,销量仅有623辆。2022年4个多月时间累计销量为6373辆。
2023年G9的月销量不仅没有过万,过千都快成为奢望。4月销量仅为925辆,连续3个月不到1000辆,截止到2023年5月,小鹏G9的累计销量仅有5106辆。
G9的败走麦城,让何小鹏不得进行大刀阔斧的改革,去年10月,小鹏开启了全面的组织架构调整,包括成立战略、产品规划、技术规划、产销、OTA五大委员会,建立三个产品平台矩阵,确保以客户和市场导向为主,端到端地负责产品全业务闭环。12月底,又新设立财经平台,主要用于提升成本费用管控的精细化水平和财务体系的合规能力。
去年11月底,小鹏又出现了人事方面的变化,这也是改革的一部分,其联合创始人、总裁夏珩辞去执行董事,CEO助理李鹏程离职。
2023年1月底,小鹏迎来一位新“操盘手”,原长城汽车总裁王凤英加入小鹏,出任总裁一职,全面负责公司的产品规划、产品矩阵以及销售体系,并向何小鹏汇报。
王凤英上任后立下了宏大flag:“三年小鹏销量达百万级别,五年小鹏市值达千亿美元”。
何小鹏也称这场涉及组织架构和人事变动的深刻变革是“二次创业”。
但“二次创业”目前并没有看到效果,这次一季度财报说明小鹏的深刻变革在短期内还没有看到效果。
目前的小鹏已经把希望寄托在了6月末上市的第五款量产车G6身上,大有背水一战之势。如果小鹏G6销量依然不振,那对于小鹏将是比较沉重的打击,颓势也将持续。
何小鹏表示,G6的月销量达到P7销量的两倍是合格水平,G6将会成为中国20-30万元新能源SUV市场的热销爆款,带动小鹏汽车的总交付量在三季度同比和环比均取得远高于行业的高速增长,形成其战略和组织调整后的第一个销量拐点。
02.价格战硝烟弥漫 新能源车内卷加剧
小鹏一季度业绩的难堪,G9的失利是其中一个原因,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就是新能源车企的价格战。
自从特斯拉在中国市场降价之后,中国的新能源车企便如履薄冰。
今年1月6日,特斯拉将其国产车型全系降价,其中Model 3起售价降至22.99万元,高性能版为32.99万元;Model Y起售价此前降至25.99万元,创下历史最低价格。降价提振了销量,1月份特斯拉在中国市场销售了6.6万辆、同比增长10.3%。
中国的新能源车企别无选择的开始跟随特斯拉降价,问界M5率先跟进,售价直降3万,除了直接降价,问界还赠送选装配置,将轮圈以及座椅等配置进行升级。
理想L7正式上市后,面对新能车降价大潮,在仅做少许改动的情况下,将起售价下调了2万元。
蔚来针对2022款ES6和ES8库存车型,推出了包括降价、赠送辅助驾驶包、购车新能源补贴等形式在内的一系列促销手段,其整体降价幅度超过10万元。
小鹏同样也感受到了特斯拉降价带来的压力,今年1月17日宣布下调旗下P7、P5、G3i三款车型的官方建议零售价:小鹏P7全系官降3万元-3.6万元不等,小鹏P5全系官降2.3万元;小鹏G3i全系官降2万元-2.5万元不等。
除了直接降价,还有一些新能源车企选择花式降价,通过补贴、优惠以及免费升级来吸引消费者。广汽埃安推出了限时交付激励,购买特定系列车型可享受5000元/辆的优惠;零跑汽车针对C01车型推出限时补贴政策,付定金5000元最高可抵30000元。
即使是在价格战花式降价的情况下,很多消费者依然选择观望,人们的普遍心理是这场价格战还会继续,现在持币,等待最优价位出手。除了最先降价占得先机的特斯拉和性价比高的理想,大部分新能源车企即使降价也都表现平平,降价幅度较大的小鹏,甚至还遭遇了创立以来的最差季度业绩。如此局面,令业界担忧价格战可能导致行业的大洗牌。
对于特斯拉的降价,中关村新型电池技术创新联盟秘书长于清教授接受采访时表示,包括特斯拉在内的国外品牌非常重视中国市场这个巨大的蛋糕,加大了在中国的进攻力度,这意味着中国新能源市场上的竞争会越来越激烈,国外品牌对国内的传统汽车品牌以及造车新势力也会越来越具有威胁。
中国汽车业协会专家颜景辉接受采访时表示:今年以来,“价格战”已经让部分车企陷入了困境,未来三年内,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还将经历一场惨烈的竞争。
理想董事长李想也曾说过,2023年开始的未来三年,是智能新能源车的三年淘汰赛。
除了价格战,新能源补贴的取消对小鹏的影响同样显而易见,这意味着成本的增加和利润的下降。小鹏为了在低谷求生存,并没有跟风其他新能源车企去涨价,而是选择价格不变。此外,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发展还需要更多的支持政策,例如减免购置税、提供充电设施等,这些政策的退坡也会对小鹏等新能源汽车品牌带来影响,多重因素的叠加让小鹏迎来了今年一季度的至暗时刻。
03.小鹏还能“复活”吗?
对于一季报的惨烈,小鹏官方解释称:主要是一季度汽车市场打价格战,公司进行了 " 新春调价 ",叠加新能源汽车补贴期结束的因素,从而导致的短期现象。
不过小鹏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何小鹏面对如此不堪的业绩,依然充满信心,他表示:“2023年第一季度我对公司的战略、组织和管理团队进行了果断的调整。我很有信心在接下来的几个季度打造产品销量、团队士气、客户满意度和品牌口碑的正循环。”
何小鹏的信心首先是来自即将上市的G6,G9的失利还在眼前,G6到底有啥特殊之处?
小鹏G6定位于一款纯电中型轿跑SUV,整体尺寸造型和特斯拉Model Y非常接近。售价为为20万-30万区间。作为小鹏首款采用 SEPA2.0 技术架构的新车型,G6 拥有 800V 电气架构,充电速度非常快且能耗低,还配备了双激光雷达、第二代 XNGP 和天花板级别的智能语音、前后车身一体压铸等技术。
据悉,该架构可将研发周期缩短 20%,架构部分的零部件通用化率最高可达 80%,从而实现新车型研发费用和 BOM 成本的大幅下降。
客观来看G6的性价比颇具优势,价格上吸取了G9的教训。不过,小鹏G6的外观受到不少诟病,此前小鹏G9的内饰也被认为略显老气。何小鹏也意识到公司设计部门的问题,在电话会上透露自己将直接管理造型团队,并已打造三个造型设计团队进行竞争。
如果G6真的能像何小鹏预测的那样,成为爆款车,小鹏的困局便可迎刃而解了。
另外一个让何小鹏自信的点便是智能化,小鹏也被称为最像特斯拉的“硬核”企业。
数据显示,小鹏汽车在2023年第一季度研发开支为人民币13.0亿元,较2022年同期的人民币12.2亿元增加6.1%,并较2022年第四季度的人民币12.3亿元增加5.3%。同比和环比增加主要由于新车型项目开发相关的开支增加以支持未来增长。
在一季度的财报上,小鹏也指出,“我们坚信2023年将是我们智能化技术的拐点和用户大规模普及的起点。” 并表示,城市NGP推送后首月的里程渗透率超过60%,成为用户每天都可以高频使用的“代驾”。在广、深、沪三城的小鹏门店,已经全面开启了城市NGP的试驾。4月份,在这三个城市的P7i和G9 订单中,Max版本的占比显著提升至超过50%。
城市辅助驾驶的加速确实是一个市场新的增长点,消费者的目光也会再次集中到智能技术上,这对于小鹏构成利好。
再有,新总裁“王凤英”的到来,以及小鹏通过一系列内部架构调整完成的新战略布局,均被认为是往好的方向发展。
王凤英上任仅仅半年,扭转小鹏的颓势还需时间。这位有着“汽车铁娘子”之称的高管在加入小鹏之前,曾担任长城汽车总裁一职,负责长城市场营销等相关工作达19年之久,可以说在经验和能力方面无可挑剔。
加入小鹏汽车后,王凤英主要负责公司的产品规划及销售等工作,其在公司里的地位仅次于何小鹏,可以说小鹏汽车所赋予她的自由和权力是非常大的,因此,她强有力的采取了一系列措施,以求小鹏能摆脱现在的困境。
她把原来小鹏汽贸和销售两个部门合二为一,由副总裁王桐负责;渠道方面,将小鹏销售体系的东区、南区、北区、中区四个大区改为 25 个 " 战区 "。她的这些改革能否成功,还得用时间来检验。
从以上几方面来看,小鹏的机会依然存在,还没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如果G6的能持续爆卖,小鹏或许真的可以走出至暗时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