悦读北外滩|智勇双全的“沪江童子军”
▲悦读+志愿者服务队招募中,点击报名
(资料图)
智勇双全的“沪江童子军”
要说“沪江童子军”,得先从“沪江”说起。
上世纪初,美国南浸信会、北浸礼会(简称浸会,系基督教一个支派)驻华传教士决定在中国创办一所大学,随后,便在上海杨树浦黄浦江畔设立了浸会神学院,接着又办起浸会大学。1912年,两校合并。1915年,正式命名为沪江大学,后又设中学部。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规定教会大学必须由中国人担任校长,否则不予立案。这样一来,美国校长魏馥兰不得不辞职。次年,校董会选聘1920年代曾留学美国的刘湛恩博士为沪江大学首任中国籍校长。就在刘湛恩校长上任前一年,沪江大学中学部即成立了童子军团。
▲《沪江童子军》年刊(第一卷第一号)封面及扉页
“中国童子军训练之目的:在发展儿童作事能力;养成自立,互助,爱国,爱民族,爱人类,及勇敢,牺牲等习惯;使其人格高尚,常识丰富,体魄健全,俾能切实作三民主义革命的继续者;以实现民有民治民享的国家,渐臻于世界大同”(引自《沪江童子军》年刊)。凡加入童子军团的学生,必须终身奉行三条誓约:一、励行忠孝仁爱、信义和平;二、随时随地扶助他人、服务公众;三、力求自己智识、道德、体格之健全。尽管最初只有区区十余人加入童子军,但刘湛恩非常赞赏此举,觉得“其宗旨在养成青年高尚人格,丰富常识,健全体魄,与遵守纪律之习惯……用意甚善”。没过几年,童子军团即由原来的几十人,骤增至二百三十多人。
▲于右任题“有勇知方”
童子军不仅持如此信念,在具体行动上也是相辅佐的。浏览目录,即可看到许多实用和可操作的内容,如其中有童子军训练法、救护术、海上常识、火警救护,以及野外露营须知等等。
不久,九一八事变爆发,刘湛恩校长审时度势,按照沪江大学“信义勤爱”的校训,把浸礼会倡导的基督教耶稣的“爱”衍化为爱我中华的爱国行动,向莘莘学子提出“读书不忘救国,救国不忘读书”的口号,鼓舞全校学生正视当下局势,既积极参加各种抗日救亡活动,又不忘勤奋学习,发愤图强。刘湛恩要求学生如此,他自己更是身体力行,严以律己。在抗日救国阵地上,他更是和其时上海妇女界的知名社会活动家、同时也是他的夫人王立明一起,疾声鼓与呼。
1937年秋,上海成为“孤岛”后,刘湛恩坚决不与敌伪配合,毅然坚守教育岗位,和留在上海的各界爱国人士一起,与敌伪作殊死斗争,最终,不幸于1939年夏,在静安寺路(今南京西路)电车站遭到日伪特工枪杀。刘湛恩用自己宝贵的生命,践行了他的救国诺言。
▲刘湛恩(照片由作者提供)
END
作者:陆其国
讲述人:范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