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23日,大年初二,晚上7:00
蒜薹炒鱿鱼、炸刀鱼、 芹菜炒肉、茄盒、鸡肉丸子、肉冻……
在莒县东莞镇西河崖村王佃平家的饭桌上,记者留意到,桌上除了摆满了美味佳肴外,旁边还摆着一双公筷和一只银白色的公勺。
(资料图片)
“现在这个时候,我们要更加注意个人防护。所以今晚上吃饭使用公筷公勺,希望全家人一起吃得放心安心。”王佃平说,“新的一年,希望每家每户的餐桌上都能用公筷和公勺。”
聚餐开始了,“妈,这个饺子都是自己包的,您多吃点”“来,来,我的大外孙,你们爱吃的刀鱼,姥爷给你们夹,这个是蒜薹炒肉、还有这个肉冻,我熬了一上午呢,我给你们也夹一块……”
王佃平用公筷公勺一会给外孙夹菜,一会又给女儿女婿夹菜,其乐融融,一家人笑得合不拢嘴。“我觉得用公筷公勺既干净又卫生,希望我们一家人身体健康,平平安安。”王佃平说,随着“文明用餐、使用公筷”新风尚的兴起,在农村就餐时使用公筷公勺,也越来越普遍了。
“前几年,村里就号召我们在家庭聚餐时要使用公筷和公勺。刚开始确实有些不习惯,但这是个好事儿,为了大家的健康,我们也慢慢适应了。”王佃平谈到餐桌上的公筷和公勺时,表示全家人都支持。
“我们现在每次家庭聚餐前,饭桌上都会先摆上公筷公勺,一般是两双公筷一个勺子,家庭成员落座后,很自然地用公筷夹菜,用公勺舀汤。”自新冠疫情发生以来,王佃平家一直坚持这样的吃饭方式,即便有客人上门做客,也没做过调整。
他们一家的做法甚至影响到身边的亲友。“我侄子和侄女到我家做客,看到我们用公筷夹菜,觉得这样比较卫生,回去后也开始尝试,久而久之,他们现在不用公筷都不习惯。”王佃平介绍道。
连日来,记者通过走访发现,
在农村大到餐饮场所,小到村民家庭,
使用公筷公勺犹如阵阵暖风,拂过大街小巷,
吹遍千家万户,
见证了一场润物细无声的文明蝶变。
全媒体记者 解友财